產(chan) 品列表 / products
了解驗電器 構造及工作原理
驗電器金屬板(或者也有用金屬球)和金屬杆相連接,金屬杆穿過橡皮塞, 其下端掛兩(liang) 片極薄的金箔,封裝在玻璃瓶內(nei) 。檢驗時,把物體(ti) 與(yu) 金屬板接觸,如果物體(ti) 帶電,就有一部分電荷傳(chuan) 到兩(liang) 片金箔上,金箔由於(yu) 帶了同種電荷,彼此排斥而張開,所帶的電荷越多,張開的角度越大;如果物體(ti) 不帶電,則金箔不動。當已知物體(ti) 帶電時,若要識別它所帶電荷的種類,隻要先把這帶電體(ti) 與(yu) 金屬球接觸一下,使金箔張開。然後,再用已知的帶足夠多正電的物體(ti) 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果金箔張開的角度更大,則表示該帶電體(ti) 的電荷為(wei) 正的;反之,如果金箔張開的角度減小,或先閉合而後張開,則表示帶電體(ti) 的電荷是負的。以上事實意味著,帶電體(ti) 再增加同種電荷時,電荷的量值增大;帶電體(ti) 再增加異種電荷時,電荷的量值減小。因此,人們(men) 通常將正、負電荷分別表示為(wei) 正值和負值。例如。將帶有等量異種電荷的物體(ti) 相接觸,它們(men) 所帶正、負電荷之代數和為(wei) 零,表現為(wei) 對外的電效應相互抵消,宛如不帶電一樣。這時,它們(men) 呈電中性。這種現象叫做放電或電中和。
但是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之間相互作用的電性力,隨物質的不同而有強弱。如果有若幹個(ge) 中性的原子或分子,由於(yu) 外來原因,失去一個(ge) 或若幹個(ge) 電子,則這些原子或分子內(nei) 全部質子所帶的正電荷多於(yu) 全部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於(yu) 是,它們(men) 獲得了正電荷而成為(wei) 正離子;反之,如果有若幹個(ge) 中性的原子或分子從(cong) 外界獲得了一個(ge) 或若幹個(ge) 電子,則這些原子或分子內(nei) 的負電荷多於(yu) 正電荷,於(yu) 是,它們(men) 獲得了負電荷而成為(wei) 負離子。上述這些現象稱為(wei) 電離。在這兩(liang) 種電離情況下,對整個(ge) 物體(ti) 來說,都呈現帶電狀態。可以這麽(me) 說,所有電磁現象都是電子的得失或運動而引起的,亦即,電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